小孩子乱说话要避讳吗?
孩子说话像放鞭炮,炸响的动静很大,还时不时“蹦”出一两颗“哑炮”。他们的一些言行让大人为难,也招来嘲笑。给孩子戴上一顶“坏话篓子”的帽子不仅会伤了孩子的心,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也是不妥的。
对于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,他们渴望进入崭新世界的同时,也不可避免地产生种种的不适应,他们还没有办法用更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,一些无心之过在情理之中。我们应当多一分理解、少一分苛责。
从道德和法律的层面上来说,对孩子进行约束和规范是必要的,但是具体到某些言行举止上,有些确实没有必要过于较真。孩子还没有办法做到处处都合乎情理,有些类似于咒骂的话是无意中说出来的。孩子好奇心强,常会冒出一些不合情理的话来,只要不是存心说的,父母不妨以平静的口气回应,甚至还可以给孩子解释一下为什么要“避讳”某些话。
此外,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,很多所谓的“避讳”其实源自封建时代的糟粕,只是人们对它的质疑和反思还不够。对孩子教育应从孩子心理特点考虑,用平常心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。